今日荐书|3-18

《茅盾文学奖得主 李佩甫作品全集 16册》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三(十卷本)》
《科学分析–逻辑与科学演绎方法》
《看不见的人》
《存在心理学》
《德累斯顿》
《数字上的中国》

「今日荐书|3-18」https://www.aliyundrive.com/s/9BYyr2zLpVM
点击链接保存,或者复制本段内容,打开「阿里云盘」APP ,无需下载极速在线查看,视频原画倍速播放。


《数字上的中国》
作者:黄奇帆
内容简介
今天,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颠覆并重塑着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在本轮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与此同时,“建设数字中国”明确纳入我国“十四五”时期国家战略体系。蓝图已绘就,企业如何把握蕴藏其中的产业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时逢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为深入总结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先进经验,为产业发展贡献长期价值,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精心组织产业研究领域专家编撰本书。全书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路径,以及数字化变革中的底层认知启示为导言,由数字经济篇、数字社会篇和数字治理篇三部分组成,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与消费、碳达峰与碳中和、新基建与数字城市、乡村振兴等核心领域,全面勾勒“数字中国”全貌。

《科学分析–逻辑与科学演绎方法》
作者:周建武
内容简介
提升科学分析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于改进思维方法,作为“科学逻辑”丛书之一,本书从科学分析的实用角度来编写,不仅详细介绍了科学演绎的逻辑原理,而且结合丰富的科学案例来阐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论述科学的分析方法,从而启发科学思维并提升读者的科学分析技能。
本书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概念分析、逻辑定义、直言推理、三段论、复合推理、等值推理、混合推理、模态推理、关系推理、分析推理,并附录了科学分析测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

《看不见的人》
作者:拉尔夫•艾里森
内容简介
《看不见的人》诞生于一九五二年,那是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夕。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成长于南方的黑人社区,在中学毕业时由于出色的演讲被推荐到一所黑人大学读书。没想到的是,他在接待白人校董时触怒了校董与校长,而被逐出校门,来到纽约。他在纽约仍然四处碰壁,直到成为哈莱姆“兄弟会”的首席发言人。但最终,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深深体会到他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小说突破个人成长故事的叙事窠臼,将视线投向更复杂的人性困境和更沉重的美国社会现实。


《德累斯顿》
作者:辛克莱·麦凯
内容简介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存在心理学》
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
内容简介
人类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说,本性自私、贪婪、好斗吗?人类真的如华生所说,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的原生环境吗?马斯洛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人类不仅有吃饱穿暖的需求,更有成长、进步与追求希望的需求。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是带给人们绝望的心理学,马斯洛的心理学就是带给人们希望的心理学。如何战胜恐惧、焦虑,走向真正的自我?这本《存在心理学》将会带给你答案。

《茅盾文学奖得主 李佩甫作品全集 16册》

内容简介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先生作品全新合集。合集目录:《生命册》《城的灯》《羊的门》《李氏家族》《申凤梅》《钢婚》《红蚂蚱 绿蚂蚱》《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李佩甫》《李佩甫小说自选集》《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底色——电视连续剧<平平常常的故事>文学版》《会跑的树》《黑蜻蜓》《金屋》

李佩甫,河南许昌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生命册》《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金屋》《李氏家族》等9部;中篇小说集《黑蜻蜓》《无边无际的早晨》《钢婚》《田园》等7部及四卷本《李佩甫文集》;电视剧《颖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等6部。部分作品被翻译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作品曾先后获“庄重文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华表奖”等;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三(十卷本)》

内容介绍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由学者刘东创办并主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宇文所安、易劳逸、韩书瑞、瓦格纳、杜维明、斯波义信、沟口雄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在学术界、出版界享有盛誉,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十余种,并推出了女性系列、海外学子系列、环境系列等子系列。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本书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选题,修订再版。作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义和团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作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宗教、尚武、民谣等都作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的浙江》
在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和帝制终结的影响下,20世纪最初的30年给浙江精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书检视了地方和省级精英的社会背景、公共活动、事业、决策——所谓精英(elite),指的是在政府日渐繁多的问题导致公共职能的普遍崩坏后承担公共责任的非职业人士。萧邦奇教授根据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浙江各县分成了四片区域,谨慎地分析了地方层面社会重塑的复杂过程。通过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他揭示了使中国成为世界性的重建、改革和发展过程之一部分的共同因素。
《1901——190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西奥多.罗斯福和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对清朝末年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目的是更为全面地考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内的中美关系。本书的焦点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上两国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关切点,其中一些问题在本书之前从未有人提及。作者强调,我们要建立一幅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关系的更完整的图景,特别是他和他的幕僚对中国的认知,及这种认知对制定对华政策的影响。作者认为,对清朝的刻板印象阻碍了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制定,美国应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乡村的冲突和适应》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撷取了“教案”这一晚清中国社会*为敏感而且频繁发生的事件与关注重点,并针对以往研究者注重城市“教案”研究而忽略乡村地区的不足,对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生存、发展及其在地方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乡村教案的本质内容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和透彻分析,尤其是通过对《教务教案档》中材料的梳理,揭示江西市镇和乡村天主教徒与非天主教徒之间丰富多变的的各种关系,努力还原一个处于内外交困、社会动荡中的晚清地方社会。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本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对“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考察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本书解释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期间“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不仅对主要海派作家的“现代主义”诉求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而且对主要京派作家的“现代主义”努力也作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分析。在有关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的交叉之处,并且从多重殖民方式和文化相遇中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路线图,进而解构了比较文化研究中所习惯预设的“中心/边缘”、“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在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特点,认为后者是一套不同于正式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与实践。
《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1866-1934)》内藤湖南不仅是日本二十世纪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记者与公众舆论的“意见领袖”,而且也是当时日本最具权威的汉学家与历史学家。凭着记者的敏锐与历史学家的睿智,他不仅就时局提出了许多颇具预见性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极富创见的中国宋代“近世说”;同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提出了许多如今依然颇具争议性的观点。
《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本书是目前英文世界中唯一一本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不同以往的是,作者没有单纯从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去解读北大的早期历史,而将北大看作是中国古代太学与德日现代大学的融合体。在近代中国的新旧辩证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以北大为阵地教化天下。由此,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还是不由自主的教授参政,均在其现代的外壳之下,显现出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性(而非通常所说的“断裂”)在这里也得到充分彰显。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 》本书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全书分两大部分,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7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现实主义”,最初是作为一项文化变革的工具被引入中国的,但它的美学前提与它所承诺的社会使命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本书从这一角度入手,首先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检讨了“现实主义”在中国被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其特殊的接受历史;继而,作者又以鲁迅、茅盾、叶绍钧、张天翼等作家的作品为样本,进行深入的文本阐释,关注小说叙述中种种有争议的、断裂的层面,从而揭示出作为一种“形式因素”的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渗透、变形,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独特的美学可能性。


资源云汇小站 » 今日荐书|3-18

发表评论